裝修買瓷磚嚴重超支,那是因為你沒注意這幾點!

發布日期:2022-05-25 瀏覽量:

裝修中處處是坑,涉及瓷磚的坑也非常之多,從前期的選購,到鋪貼過程中各種繁瑣的流程,再到結束後的檢查驗收,稍有不慎就會吃虧踩坑、預算超支,不少人在裝修完後抱怨,光是瓷磚就超了好幾萬的預算。那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裏呢?冠珠總結出這6點原因。


一、選錯瓷磚尺寸

瓷磚尺寸的選擇不僅要根據空間的大小來定,還要看自己的預算有多少。雖然說大規格的瓷磚在視覺效果上要比小瓷磚好看,也很好與多種裝修風格進行搭配,但是尺寸越大所需要的材料費和人工費自然會水漲船高,荷包的錢也就越來越少。

其次,即使預算充足,不去考慮實際空間的大小,就輕信“瓷磚尺寸越大越好”的說法,也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。倘若空間小,還選用大規格瓷磚,不僅會效果不佳,還會出現大量的瓷磚損耗,真的是得不償失。


二、瓷磚鋪貼前沒有排版

瓷磚排版其實是指瓷磚鋪貼圖,通過計算出瓷磚使用的數量、是否要對縫、是否要門檻石以及用幾毫米的十字卡等一係列的問題,從而有效保證瓷磚在鋪貼完成後達到最好看的效果。

瓷磚一旦在鋪貼前沒有做這一步,就非常有可能出現瓷磚鋪貼的效果不好看,比如瓷磚縫隙不均勻、瓷磚造型不好看等,白白浪費了上萬元買的瓷磚。


三、瓷磚鋪貼方法複雜

瓷磚鋪貼的方式五花八門。有的人覺得瓷磚的常規鋪貼法太過普通,所以就選了菱形鋪貼法、拚花鋪貼法等更加複雜的方法,然後不出所料地預算超支了。因為這些方法對施工的要求更高,施工費用也比常規的鋪貼方法更貴,還會出現大量的裁切和修補的情況。

一些鋪貼法如菱形鋪貼法,還需要搭配波導線、踢腳線等作裝飾,這又是一筆不小的施工費。如果施工不到位,就更容易出現空鼓的情況。

瓷磚


四、鋪貼師傅不靠譜

老話說得好“師傅一出手,就知有沒有。”而在裝修過程中,遇見好的師傅真的能幫自己省下不少錢。一些粗心大意、技術不熟練的鋪貼師傅,不僅會延誤裝修工期,而且後期施工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,問題嚴重時還需要砸掉原來的瓷磚重新鋪貼,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。此外,一些不靠譜的鋪貼師傅還會出現隨意浪費邊角料的情況。


五、事前不了解瓷磚加工費用

預算超支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,多數人事先並不了解瓷磚相關鋪料以及加工的費用,然後在裝修過程中對原本的方案進行了改動。比如,一些人並不清楚瓷磚加工的市場價格是多少,為了追求美觀性,裝修中途時決定采用水刀拚花、圓邊等加工方式,事後才發現價格遠超他們的想象。一般來說,瓷磚裝修需求越高,圖案花樣越複雜,瓷磚加工費也就越高。


六、瓷磚到貨後不驗收

瓷磚到貨後,核對型號、花色、數量等是很重要的一步,但有不少人並沒有注意這一點。等到鋪完或者使用一段時候後,才發現花色不一致、以次充好等問題,而這個時候再去找商家,有可能會出現推脫責任的情況,那就隻能“啞巴吃黃連”,再花一筆錢解決這個問題。